有谁知道关于张艺谋的一些评论和他导的电影谢谢

更新时间:2016-03-30本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
  张艺谋,中国导演、摄影师、演员。  出生日期:1951年11月14日  生肖:兔 星座:天蝎座  籍贯:陕西西安  出生地:陕西西安  职业:导演、摄影师、演员  学历: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个人简介及工作成就(得奖情况):  1968年初中毕业后在陕西乾县农村插队劳动,后在陕西咸阳国棉八厂当工人。  1978年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  1982年毕业后任广西安 电子 科技 大学影制片厂摄影师。  1984年拍摄影片《黄土地》,充分调动摄影手段,以独特的造型表现出黄土高原的拙朴浑厚,于1985年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法国第七届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第五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方人柯达优秀制片技术奖  1987年主演影片《老井》,同年获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1988年获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第十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1987年导演影片《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颂扬中华民族激扬昂奋的民族精神,融叙事与抒情、写实与写意于一炉,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于1988年获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十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三十八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第五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故事片真实新颖奖,第三十五届悉尼国际电影节电影评论奖,摩洛哥第一届马拉卡什国际电影电视节导演大阿特拉斯金奖;1989年获第十六届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广播电台青年听众评委会最佳影片奖。  电影地带》点评:电影语言从叙事蒙太奇发展到表现蒙太奇,将电影功能大大地拓展了,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无论是作为摄影师还是导演,对于自己作品在视觉方面的要求都十分苛刻,的确纵观他的作品每一个镜头的艺术含量都是相当高的,即便是在黄土高坡上,也能在厚厚的泥土中探得导演创作的精髓。  1988年,影片《红高粱》带着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桂冠和西方媒体的连篇美誉登陆美国,它是第一部在美国市场进行商业发行的中国影片。张艺谋凭借《红高粱》抒发了多年来压抑在内心的情感,在那里你可以聆听到他寻梦的脚步。除了直观的影像元素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惊心动魄的民族寻根意识中,感受到他那随时都会迸发的激情。影片中,大自然的广袤苍凉、东方文化的神秘、烈酒般鲜活的生命质感,这些中国西部独特的人文气质通过影片传递到世界各地。张艺谋的神来之笔将那个人们曾经顶礼膜拜的古老图腾重新描绘,我们能够感觉到,他在竭力试图用一部影片来抒发一种民族精神,试图以电影的方式重铸人们内心里,关于民族心灵图腾的愿望。影片最后的章节可谓是华彩中的华彩,灼热的高粮酒将天边染成一片血红,我们从中体会到了不屈的民族精神。  我们所说的“电影感”:首先指的是影片结构中意识流式的“自由剪辑”;其次,则指导演构思情节影像时的视觉语言。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曾经在原著中捕捉到的视觉化、情绪化的文字在这里隐约可见。但影片并没有完全依赖原著中的意识流结构,而是改弦更张、另辟蹊径,在视觉上力求再现原著构造中的色彩世界,其中如阳光般眩目、热情似火的红色震惊影坛。  记得在影片杀青那天,张艺谋将自己的一双胶鞋埋在了拍摄地DD镇北堡的土地里,并且发誓如果影片不成功,就彻底和电影绝缘,值得庆幸的是,他最终成功了。他的这部处女作当时不仅在国内获得了400多万元人民币的票房,还在第38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影片金熊奖,迈出了中国电影挑战世界影坛的第一步。  张艺谋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他除了兼备国际导演的实力之外,他还具有国际摄影大师的风范,除此之外他还是中国迄今为止第一个在国际电影节上捧得影帝桂冠的导演。1984年,张艺谋参加影片《一个和八个》的拍摄工作,这部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被列为“第五代”电影人的首部作品,在导演、摄影、美术等各个方面较以往各类影片都有所突破。作为该片的摄影之一,张艺谋开始受到电影界的关注。  剧情简介:我奶奶19岁那年,曾外祖父把她嫁给了十八里坡有麻疯病的酒厂老板李大头,换回一头号骡子。迎亲路上,把轿头余占鳌领着轿夫们起哄颠轿。行至青杀口,高粱地里杀出劫道人,余占鳌送他上了西天,我奶奶对他有了好感。三天后奶奶回门,又遇蒙面人,原来是救她一命的余占鳌。两人激情迸发,在高粱地里相亲相爱,作天地之合。从此他就成了我爷爷。  几天后奶奶回来,李大头被人杀了,奶奶留住众伙计,开始主持酒厂。我爷爷酒醉后被扔进空酒缸,恰这时土匪秃三炮劫走了我奶奶。罗汉大爷等人凑足三千块钱赎回我奶奶。我爷爷酒醒后找秃三炮算帐,居然逼得三炮求饶。我爷爷回来后,朝高粱酒里撒了一炮尿,竟成了喷香的好酒DD十八里红。  9年后,日本鬼子逼乡亲们砍倒高粱修公路,又将罗汉大爷剥皮示众。当晚我奶奶搬出十八里红,伙计们喝完酒,准备打鬼子报仇。第二天黄昏我奶奶给我爷爷他们送饭,倒在鬼子的机枪下。我爷爷他们疯一样冲向日本军车,一声巨响。伙计们全死了,9岁的我爹,找到了已经痴呆的我爷爷,站在我奶奶的尸体旁。夕阳如血,高粱如血,我爷唱起来:“娘!娘!上西南,宽宽的大路长长的宝殿……”  1990年导演影片《菊豆》,同年获法国第四十三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首届路易斯.布努埃尔特别奖,西班牙第三十五届巴利亚多里德国际电影节大奖--金穗奖、观众评选最佳影片奖,美国芝加哥国际电影节大奖--金雨果奖。  《电影地带》点评:张艺谋的电影向来对画面十分讲究,他在摄影方面的匠心独具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标志性符号。这完全得意于他从小对摄影和绘画的喜爱,得意于他在长期摄影工作中的历练。在他拍摄的影片中我们发现,以北方作为故事背景的作品居多。张艺谋是这样解释的:我生在北方长在北方,黄土地是我的根,我的电影更得意于我对黄土地的眷恋。的确,黄土地那般纯粹的颜色,它与蓝天衔接时的色彩变化,让那些构思中随心所欲的影像更加明丽、鲜活,从最初的《黄土地》到《红高粱》,他把黄河中游地区极至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采访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记者,他们都不会忘记问张艺谋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你的下一部影片将会是什么风格?每每此时他都会回答:和以往的不同。  曾几何时,中国电影以“西北风”的干爽凌烈横扫中华大地,不久,这股“西北风”更撼动了国际影坛,以影片《红高粱》为代表的中国电影给世界人民带去的震撼力,并不亚于今天的伊朗电影。鲜明的民族风格、火辣的地域风情、深沉的民族情感、丰厚的文化积淀都是中国电影的金字招牌。  影片《菊豆》又一次延续了《红高粱》的色彩理念,即使在今天看来,它依然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这不仅是因为题材本身,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张艺谋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艺术上都达到了一个高峰。如他本人所说:拍《菊豆》是我第一次从摄影师的角度转换成导演,这部影片对我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影片《菊豆》之前,我拍电影不太重视调动演员,不太重视挖掘人物内心,更注重的是电影的整体风格、造型和视觉冲击力。  的确,影片《菊豆》让我们发现,张艺谋的视角以从形式转向对人物内心和历史问题的探究。片中,发生在染布坊里的一幕,从感官的刺激引发内心的思考,这部描写封建家庭中人物内心情感与情欲的故事,为我们呈现出来的是:束缚与挣脱之间的矛盾纠葛,电影与刘恒的原著相比,加重了绝望的力量和细节的着重描写,使之无论在情节和视觉上都更加震撼人心。影片《菊豆》是一部给中国电影带来巨大荣誉的作品,它是入围oscar最佳外语片的第一部中国电影。  剧情简介:杨天青的叔叔杨金山,是一个有生理缺陷的染房主,为了续香火,在他娶的两个女性被折腾死后,又花大价钱买了个年轻漂亮的女性DD菊豆。  菊豆白天在染房是杨金山的长工,晚上是杨金山发泄淫欲的工具。年近四十而尚未娶亲的杨天青,对因叔叔每夜滥施淫威而痛苦哀叫的菊豆产生了同情和异性的好奇,他时常偷看年轻的婶婶洗澡。  天青慑于礼教,对叔叔的暴行不敢有所动作,只能强压下愤恨。乘杨金山外出,天青和菊豆情不自尽的拥抱在一起,二人方知人间的真情。不久,他们的爱情结晶天白出世了,杨金山不明真相,认为天白是自己的后代而欣喜若狂。  一天,杨金山突然中风而下身瘫痪,他终于知道了菊豆与天青的私情,想要报复,却力不从心。后来,在和天白玩耍时,不幸掉进染池淹死了,按家族的规矩,天青要搬出染房,他和菊豆只得偷偷到野外幽会。不久村里传出闲言碎语,被长大的天白听见,尽管知道了天青是自己的生父,他还是怀着敌视和仇恨将天青赶出了染房。  菊豆和天青在地窖里重温旧梦时,因缺少空气而室息,天白把昏迷的生父仍进了染池。绝望的菊豆一把火点着了染房,十多年的恩恩怨怨在烈火中化为灰烬。  1991年导演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同年获意大利第四十八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国际影评人协会大奖、金格利造型特别奖、艾维拉诺塔莉特别奖;1992年获意大利全国oscar奖大卫奖、最佳外语片大奖、意大利米兰电电影 家 协会会观众评议本年度外语电影第一名大奖。  《电影地带》点评:1991年,张艺谋导演了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这是他最风格化的一部电影,片中那具有象征意义的红灯笼和符号化的道具,体现出了封建家庭中压抑的氛围,它给人一种走投无路、欲哭无泪的绝望感,整个大院极尽诡异、恐怖。在该片中,视觉元素仍是主笔,影片《英雄》中所采用的单色调已经出现,偏执色彩的运用和符号式的象征使它成为当时在国外反响极大的一部影片。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照  这部影片还被张艺谋改编成了芭蕾舞剧搬上了舞台,对于这门艺术,张艺谋更有自己的主张,他说:“我最看重的是普通观众的反响,高雅艺术最重要的生命支撑是观众的共鸣,只有打动他们的内心,赢得他们的关注与支持,才能走得更远。”  他还说:“中国芭蕾要发展,就应该放下身段儿,走出闺房,打破原有的模式,吸纳更多的表现形式与各方人才,强化与注重其社会效果,与大量的观众发生更直接的交流,否则谈不到生存,更谈不到发展。”  剧情简介:颂莲,被财迷的后妈嫁给乔佐千做第四房太太。读了半年大学的颂莲梳着两条黑油油的长辫,一身学生装束的青年女子,嫁到这个由许多宅院相连的形同古堡式的大院DD乔宅。  陈家的四位太太分别住在四个院落,每当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哪位太太的宅院,那么当晚主人乔佐千便住在那个院子。四位太太都想获得老爷的宠幸,于是,这乔宅里就发生了许多争风吃醋、是是非非的故事来。  大太太肥胖臃肿,在颂莲眼里怕有一百岁了。二太太甜言蜜语菩萨脸,可背后却笑里藏刀,蝎子心。三太太曾是戏班中的名旦,模样俊俏,性情刁钻,后与乔府医生高先生偷情,被二太太告发,在楼台上的小屋里被害身亡。  颂莲新来乍到便被前几位太太挤兑的叫苦不迭,涉世不深的她想用假怀孕来博得老爷的宠幸。不想此事被幻想做乔家太太的丫环雁儿识破,告诉了二太太。当乔佐千得知颂莲并没怀孕时,下令封灯。失去宠幸的颂莲终于明白了“在这个院里人算什么东西:象狗象猫象耗子,唯独就是不象个人”。颂莲疯了,她在乔家大大小小的算计下疯了。  第二年,乔府大院又娶进第五位太太。  1992年导演《秋菊打官司》,同年获意大利第四十九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1993年获广播电影电视部1992年优秀影片奖、荣誉奖。  电影地带》点评:张艺谋的神话来自于很多方面:他的力量,他的极端,他的求变,他的执著。1992年,影片《秋菊打官司》的出现标志着张艺谋电影美学观的一次新的飞跃,它较好地解决了张艺谋同时代导演们未能妥善处理好的,关于“纪实美学”和“写实主义”之间的矛盾,从电影美学角度考察,这应该属于一种质的变化。影片在拍摄上完整地体现了纪实风格,使人们很难相信,它竟然出自一向追求风格化,刻意讲究画面造型,坚持绘画性、表意性相得益彰的张艺谋之手。  剧情简介:故事发生在中国西北一个小山村。  秋菊的丈夫王庆来为了自家的承包地与村长王善堂发生了争执,后被村长一怒之下踢中了要害后,王庆来整日躺在床上干不了活。  秋菊是个善良有主见的女性,此时已有6个月的身孕。丈夫被踢伤,她便去找村长说理。村长不肯认错,秋菊认为这样的事一定得找个说理的地方。于是,便挺着大肚子去乡政府告状。经过乡政府李公安的调解,村长答应赔付秋菊家的经济损失,但当秋菊来拿钱时,村长把钱扔在地上,受辱的秋菊没有捡钱,而又一次踏上了漫漫的告状路途。  秋菊带着家里的妹子,卖辣椒做路费,来到了几十里外的县公安局。县里的裁决与乡政府一样,只是对村长进行经济处罚。秋菊不服,拖着沉重的身子又来到了市公安局。市公安局的最终判决也是维持了县乡的调解与裁决内容。一心只为讨一个“说法”的秋菊又一次带上妹妹和海椒来到市里,这一次她找了律师,决定向人民事 法律院起诉,结果败诉,但秋菊坚持认为要讨回公道,于是又上诉市中级人民事 法律院。  除夕之夜,秋菊难产。在村长和村民的帮助下,连夜踏雪冒寒送秋菊上医院。秋菊顺利房 地产下了一个男婴,秋菊与家人对村长感激万分,官司也不再提了。  可当秋菊家庆贺孩子满月时,传来市法院的判决,村长被拘留。望着远处警车扬起的烟尘,秋菊感到深深的茫然和失落。  1998年导演影片《一个都不能少》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和优秀导演奖;98年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  《电影地带》点评:1998年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回归了张艺谋熟悉的农村题材,和秋菊类似的“一根筋”式的人物魏敏芝,让观众再一次为张艺谋的变化而惊叹。这部洋溢着乐观主义温情色彩的作品,采用了记录片的拍摄手法、业余的演员、纪实的镜头、真实的布景,也许正是记录片的真实打动了观众,该片上映三天就获得了60多万元的票房收入。  剧情简介:水泉小学的高老师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村长从邻村找来魏敏芝给高老师代一个月课。高老师见魏敏芝只有十三、四岁,教不成书,不想要。村长说,找这么一个人不容易,她能给你把娃看住。先让她凑合一个月等你回来再说。  水泉小学原先有三、四十个学生,每年都有学生流失,现在只剩二十八个了。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魏敏芝,一定要把学生看住,一个都不能少。魏敏芝整天让学生抄课文,每天清点人数,谁要把学生弄走,就跟谁急,连村长的话也不听。学生见她人小,又不会上课,不听她的,有的故意跟她捣乱,弄得教室里乱哄哄的。她不顾不问,只是守在教室门口,不到时间不让走。  十岁的张慧科因家里欠债无力偿还,不得不失学到城里打工。魏敏芝记住高都是临行前的叮嘱,决心把张慧科找回来,她打听到张慧科城里的住处,单身一人踏上了进城之路,十三岁的魏敏芝开始茫人海里的寻找……  1999年导演影片《我的父亲母亲》获第20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导演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导演奖  《电影地带》点评:1999年的影片《我的父亲母亲》将父辈的爱情描绘成了人生中最美的画卷,片中的农村宛如世外桃源,人物与景物的构图和谐优美极具感染力,片中朴实的对白、平凡的经历、朴素的生活,影片中现实情景用黑白两色表现,回忆则采用了眩目的彩色,现实的冰凉与过去美好回忆的温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场景调度到影片的风格化都体现出张艺谋日渐成熟的导演功力。  剧情简介:初恋的回忆,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感觉,而当生子的父亲已经去世,年迈的母亲讲述她梦系魂牵的初恋时,生子不但体味到那初恋情愫的凄美动人,甚至还分明读出对美妙人生的执著追求……  母亲乳名招娣,年轻时是远近闻名的美人,不仅心灵手巧,而且勇敢地成为十里八乡第一个自由恋爱的女孩,她暗恋上生子的父亲--一个淳朴幽默的青年老师,她以家传的青花大碗为记号,给心上人花样翻新地送最好吃的“派饭”;她通宵达旦织出最艳的“房梁红”装点他的教室;为了听到他的郎朗读书声,她不惜绕远路去担水;为了引起他的注意,她每天在送学生的路边等着他。  终于,招梯的美丽和诚挚打动了青年骆老师的心,他们很浪漫又很传统地相爱了。一只塑料红发夹就是他给她的爱情信物,然而,就在心灵刚刚撞击的那一刻,悲剧降临了:骆老师莫明其妙被打成右派,招娣特意为他做的晚饭蒸水饺没吃上,就被带走了。她疯了一般,怀揣蒸饺沿路追赶,人摔倒了,蒸饺烂了、青花碗也碎了……  技艺精湛的锔碗匠锔好了青花碗,却弥合不了姑娘破碎的心灵,招娣决心拖着病弱的身体去远行寻找初恋情人,瞎妈妈的眼泪阻止不了招娣的决心。她瞒珊上路了,却昏死半途,被路人送回,执拗的招娣挣扎起身还要冒死去寻觅。恰在此时,骆老师意外地来了,她躺在病床上,大滴的泪珠从她美丽而又憔悴的大眼睛中尽情地滚落。  他再也没有离开她,两个人一爱就是四十年,相儒以沫,心心相印。  丈夫的葬礼后,年迈的招娣在悲恸中又听到了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那是骆老师自编的“识字歌”DD人生在世、要有志气、读书识字、多长见识……招娣沿着当年的小路向学校走去。老师里,她的儿子骆玉生像当年的骆老师一样,以淳朴、清朗、穿越时空的声音在教孩子们读书。顿时,儿子和丈夫的身影在她眼里置化,在她眼前,又出现年轻盈巧的招娣穿着碎花红袄雀跃在让她走不完初恋的那一条小路上。  2000年导演影片《幸福时光》  张艺谋获:  1995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全世界十大杰出导演之一  1995年美国克罗拉多国际电影节:杰出成就奖  1995年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终生成就奖  1996年美国《娱乐周刊》被选为当代世界二十位大导演之一  拍摄故事片:  1984:《一个和八个》与萧风合作  《黄土地》  1986:《大阅兵》  演出影片:  1987:《老井》  1989:《古今大战秦俑情》  导演故事片:  1987:《红高粱》  1988:《代号"美洲豹"》与杨凤良合作  1990:《菊豆》  1991:《大红灯笼高高挂》  1992:《秋菊打官司》  1994:《活着》  1995:《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1996:《有话好好说》  1997:《图兰多》歌剧、意大利  1998:《图兰多》歌剧、中国紫禁城太庙  1998:《一个都不能少》  1999:《我的父亲母亲》  2000:《幸福时光》  2002:《英雄》  2003:《十面埋伏》
有用 0 无用 0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