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叙事原理谈电影孔雀

更新时间:2016-10-13本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

《孔雀》的叙事分析自叙式画外音《孔雀》讲的是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一个普通中国家庭三兄妹成长的故事。影片开始的画面是高家五口人夏天在走廊里吃饭的情景,平稳的长镜头、蓝绿灰色的色调、平静低沉的画外音,从一开始就奠定了这部电影冷峻含蓄的叙事风格。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镜头的运用、色调的选择、人物的服饰风格、画面构图,还是土音浓厚的自叙式画外音,侯孝贤《童年往事》(1985)的影响是明显的。在电影中运用画外音的好处在于,它不仅是连贯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的叙事构成成分,而且它发挥了语言(文学)擅于表达艰深意蕴的长处,实际上是文学对视觉艺术表现力的深化。而自叙式画外音还能使电影的叙事获得阐释意义上的历史纵深感,不仅在情绪感染上产生岁月流逝的沧桑感觉,同时还产生一种洞察世事后重归平静的知性愉悦,所以看这种影片,我们或许伤感但并不伤痛。运用自叙式画外音而收到很好艺术效果的著名例子很多,如《阿甘正传》(1974)、《肖申克的救赎》(1974)、《红高粱》(1986)等。复调式叙事结构《孔雀》把故事分成独立平行而又相互交错的三个部分,这种叙事结构称之为“复调式叙事”。巴赫金(1895~1975)最早借用音乐术语“复调”一词来形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多人物中心、多角度的、非全知全能式的叙事特征。在复调式叙事中不同的人物及其命运,并不是在作者的统一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个清晰的逻辑展开的,而是众多地位平等的主人公连同他们各自的世界进行分别叙述,由某种统一的因素联结成一个共同的事件。复调式叙事区别于传统叙事方式的关键之处是作家并不能知道所有的事情,而是通过人物之间相互的观察逐步接近真相。复调式叙事已经是现代小说叙事的常见形式,此类小说如米兰・昆德拉《玩笑》(1967)、李锐《无风之树》(1995)、莫言《檀香刑》(2001)、贾平凹《病相报告》(2002)等。当然最著名的作品是福克纳的《喧嚣与愤怒》(1929),小说叙述了康普生家三兄弟及一个女佣的故事,四个故事是独立平行发展的,但都围绕着这个家庭的没落和家庭中唯一的女儿凯蒂的沉沦为主题。在电影方面,著名的例子如黑泽明的《罗生门》(1950),从大盗、农民、和尚、妻子几个角度叙述同一个凶杀事件,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始终不能知道真相,观众的视角和人物是平行的,因为作家没有采取全知全能的俯瞰视角,而是通过人物本身各自的叙述来逐步逼近真相,它的效果是在这几个平行叙述出现差异的地方构造了一个多面棱镜一层层一面面地折射出人性。他的另一部电影《生之欲》(1952)也采用了相似的叙事结构。王家卫的《东邪西毒》(1994)是一部典型的复调式作品,几个人物都在观察别人和被别人观察,人物形象的完成是通过自我表述和别人的观察式描述完成的。复调式叙事的哲学基础在于:自叔本华、弗洛伊德、柏格森以来的现代占主流的哲学认为,按照传统的理性认知方式并不能真实地把握世界,存在着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普遍分裂。人的人格有多重构造,人的意识有显意识和潜意识,所以传统艺术全知全能式的单维度叙事方式就无法表现人的心灵深度。在巴赫金看来,我与他人是同时共存、相互需要的。我的外形不会进入我的视野,我不能像观看别人一样看见我的完整的外形在空间里的存在,我只能部分地,零散地感知我的身躯,我根本无法看见我自己,只有借助别人的眼睛我才能看见我自己。我只能实现内在的自我(而它是永远面向未来的),但不能观照内在的自我。所以,将内在自我与我的外形结合在一起,放在整个外部客观世界的背景中来观照,这个任务只能由他人来完成。《孔雀》中三兄妹,在各自的故事里自我展现,然后又在别人的故事里被展现,就如编剧李樯的说法:“我觉得人与人生都具有强烈的‘观赏性’。人与人之间一生都在互相观赏,……好比《孔雀》剧本里的那三个孩子。”即使抛开复调理论,从传统叙事理论来看,《孔雀》讲的是三个人的故事,展示的是三种人格形态,用三个独立的故事叙述,既各自得到充分展示,又达到了很好的互文效果,三种人格形态的塑造也层次化了、立体化了。
有用 0 无用 0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