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得老手动定焦镜头有什么好的推荐一下

更新时间:2015-10-10本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
三、都有什么样的镜头可以选择?原厂头:Takumar镜头:m42K头和M头:K卡口A头:pk-a卡口先来说A头。A头可以说是宾得镜头的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峰。随着技术的日臻完善,A头不但继承了Takumar时代的成像优点,还结结实实的做出了一批名头。除了出于成本考虑带来的做工相对下降之外,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了,当然,作为手动头,价格普遍偏高是让人不爽的,相比其他手动镜头,缺乏竞争力(一个普普通通的A50/2可能都要600以上才有像样的成色)。尽管如此,还是有些值得期待的名头的。比如价格比杯子还高的A85/1.4和A135/1.8(都在万元以上),还有超广角名头A15/3.5(只见过一例,卖6K)。当然还有那可遇不可求的钩子A*200/4 macro。这些镜头与我们的定位相去甚远,不理它也罢。再看看K头和M头。其实K头和M头除了外观有点区别,基本上就是改了个名字。K头上并没有K的字样,而是K卡口最初使用时候没有系列标号的一批镜头。后来再发展下来,出现了M头,但是无论是结构还是卡口,都没有大的区别。按照我对于镜头的使用定位,这些头不及m42方便;成像上比起m42的经典结构,又没有很明显的提升;价格上,好歹是年代近一些的镜头,卖家也不愿降身价。所以交易量感觉上不是很大,所以m头向来是评价较少的。但是它的价格已经接近了takumar,遇到了成色较好的还是可以毫不犹豫的拿下的(如果不像我这样对m42有着某种偏爱的话),毕竟宾得的手动头里面是没有弱旅的。最后是大名鼎鼎的Takumar镜头了。这些在70年代在欧洲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的镜头,以其扎实的做工、一流的手感、亮丽的成像征服了无数爱好者。现在它征服我们的另一个看点就是价格了,因为有着较大的市场,所以用400~500拿下标头段的好成色takumar并不难,而700元基本上也可以收到200mm以下段的长焦和28mm以上的广角了,好成色的。因此takumar系列是我们的主战场。非原厂头:德头和俄头:几乎只有m42口可选了德头比takumar要贵不少,不过也有一些物美价廉的,需要使劲淘。相比其他德头,蔡司是最物美价廉的了。俄头便宜很多,也有少数值得购买的好头,价格也是一脚深一脚浅,啥价格都有。买俄头要严重看清成色,因为很多俄头是东北胡乱交易来的,很怀疑是放在秤上卖的,磕磕碰碰的很普遍,灰头土脸的也有的是。四、Takumar镜头先来了解takumar镜头的历史吧。1949年,旭光学的会长松本三郎开始了制作日本人那第一台单反相机的尝试。他请到了机身设计师吉田信行 Nobuyuki Yoshida 和镜头设计师铃木良平 Ryohe Suzuki (Takumar 镜头的设计者)一同投入单反相机的设计和开发。终于在50年,日本第一台单反 Asahiflex I 诞生了,标配镜头就是Kogaku Takumar 50mm f3.5,m37罗口。这是第一支Takumar命名的镜头,为了纪念松本的叔父、摄影师梶原琢磨 Takumar Kajiwara 而得名。记住这个历史时刻吧,因为随着机身和镜头的不断更新换代,Asahi和Takumar席卷了欧亚,极大的推动了单反的发展,超越了当时盛行的旁轴相机,迅速获得了极大的市场占有率。1950~1957,最早的Takumar镜头,还是L37罗口,银色,以配合银色Asahiflex机身。1957年,采取了兼容性最佳的m42罗口,黑银相间。1958~1959,卡口尾部加了光圈顶针,实现了最大光圈取景。此时的命名为Auto-Takumar。1960年,第一支Super-Takumar诞生了。镜头变成全黑色,只有镜身的最前端有个银边。Takumar镜头的标志性形状已经成型。黄色的镀膜,全金属却又小巧紧凑毫不笨重的镜身,舒适的对焦手感,不易粘手印的细腻的镜身涂层,明快的成像风格,使得这种镜头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Super-Takumar,一生产就是10年。1971年,在后期Super-Takumar上试验SMC镀膜取得成功后,宾得推出了Super-Multi-Coated Takumar。设计和外观上Super Takumar已经很完美,所以S-M-C Takumar 直接继承了前者的一切,只有黄色镀膜换成了淡淡的彩色7层镀膜。这是Takumar镜头的一个顶峰,成像上丝毫不逊于Super Takumar,还多了SMC镀膜,做工上没有丝毫的偷工减料。这种标识的镜头是收藏者最梦寐以求的。1972年,仅仅一年之后,宾得就对成本妥协了,把对焦环换成了橡胶材料。并冠以SMC Takumar的新标识。我相信它和S-M-C的镜头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就像看到一个高佻迷人身着晚装的美女围着斯琴高娃的绿头巾一样,心里别扭得很。1975年,宾得已经致力于开发下一代机身和镜头。随着K卡口的推出,一批新头涌现,Takumar的使命至此终止。同年其他厂商曾经给宾得代工做了一些非smc镀膜的pk口Takumar,做工、质量都不是一个档次,成为现在市场上的混珠之鱼目。至此,Takumar25年的辉煌历史,见证了宾得的辉煌历史。也许正是这种超越时代的辉煌,麻痹了宾得的神经,没有跟上历史的潮流。不过不可否认的是,Takumar的25年,是世界相机业从奢侈品转变为日用品之前,以艺术品的要求制作镜头的理念还没有被成本彻底冲垮之前的最后一次辉煌了。Takumar,写成汉字是“琢磨”,takumar镜头也的确是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这也是我们可能找到的最具性价比和艺术性的镜头中,最容易出好成色的了。如果说有什么缺憾,我想只能是对焦外的处理不如现在。但是考虑到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现在的价格,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以下介绍几个评价率较高的Takumar镜头。35/3.5:据评价,拍摄人物,甚至可以从瞳孔中看到自己。劣势:30~40mm焦段的自动定焦好头太多且占有率高,对多数人没有购买必要。价格:S-M-C版本600左右可淘到成色还可以的,Super版本少见。50/1.4;当时少有的大光圈,为了保证成像质量用了镧系玻璃,色彩偏黄(因为胶片本身也有色温问题,所以当时色彩只是投个人所好,没人追究是否完全真实)。价格:S-M-C版本650左右。55/1.8和55/2:其实是同一支镜头。这是市场上最多的镜头了,评价颇多,色彩表现力很好,浓郁而清透,在阴天时候优势更明显。价格:Super版本300左右就能搞到,S-M-C版本400多。135/2.5:这个算得上名头了,素质和东蔡sonnar 135/3.5斑马版不相上下,光圈更有竞争优势。价格:年初还是1000以内,最近迅速升温,基本上较好成色的S-M-C要1500了,炒作因素很大,我打算降温后再做图谋。135/3.5:比起2.5,虽然差了一点,但是占着轻便的优势,成像也不错。性价比好啊!价格:S-M-C版本好成色600拿下,Super版本可500以内淘到。其他镜头虽然评价率不高,但是我想主要原因是同焦段高性价比的自动头多,导致占有率不高。但是我相信,任何一款m42的takumar镜头都不会让你失望的。这个可以参考下 很有帮助的 在蜂鸟上看到的转帖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最近手动头也涨的厉害啊M50 1.4要700多哎
有用 3 无用 1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