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光R7和索尼T200哪个成相好

更新时间:2016-03-16本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
外观:T200做的的确与众不同,至于漂亮与否,则见仁见智,在这里我简易说说外观上看得出来的一些功能和使用的差别。T200用的是潜望式镜头,这种镜头的成像效果一般都不如像R7这样的伸缩式镜头;背面:T200的宣传噱头之一就是巨大触摸屏,诚然,它的这个超大号触摸液晶屏省去了很多按键,使得T200的外观可以更加简洁,但是这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弊端:握持度。T200的整个背面都被这个触摸屏所占据,而液晶屏幕本身就是个相当娇嫩的东西。照相的时候,如果不想握住触摸屏幕就一定要用双手来拿相机,很不方便。理光的R7则充分的考虑到了这一点,在R7背面右上角,ADJ五维摇杆的右侧有个胶质的握持受力垫,这个胶垫的右侧边缘略微隆起,以便更好的受力,右手单手握持感非常好,配合相机顶部右侧快门按钮及变焦环,可操作性相当出色。成像质量:数码相机成像质量最本质的影响因素其实是CCD的尺寸,CCD越大,成像效果越好。就R7和T200这样的消费级卡片DC而言,1/2.5寸这样的CCD尺寸配合800万像素,这一点上基本没有差别。图象处理引擎也是成像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这一点各大厂家做得也都没有太大差别,满足普通家用需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所谓拍出来的照片清不清楚好不好看,无非就是分辨率和色彩还原能力,如果lz想知道具体的情况可以去中关村在线之类的网站搜一下测评报告,报告里面都有各大机型在国家标准实验室中所做的检测。实际的情况是:消费级数码相机虽然有大部分的全自动功能,但是,不同的设置条件拍出来的照片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真正照相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使用者而异的。再有就是技术参数方面,和日常使用密切相关的主要是几个方面内容:1 焦距:T200的焦距范围是35-175mm,普通范围,既没有长焦,也没有广角;R7的焦距则是28-280mm,涵盖了广角到中长焦这一最常用的范围,是所谓“一镜走天下”的类型,这就意味着在拍近景或者特写时,R7能比T200拍到更大的角度范围,而拍远景时,R7能比T200拍到更远的景物。2 变焦:数码相机中有用的是光学变焦,(数码变焦是以损失分辨率为代价换来的图象的放大,可以无视。)T200的光变成5倍,R7的光变成7.1倍。3 近拍距离:两者差不多,最小聚焦距离都是1cm。4 感光度(即ISO):T200的ISO自动/80/100/200/400/800/1600/3200;R7的是自动/自动高/64/100/200/400/800/1600。感光度越高,快门时间就越长,如果不用三脚架,拍出来的照片多半会模糊,而且感光度和分辨率是成反比的,ISO越高,图象的噪点越多,基本上,ISO800以上的照片上噪点就已经严重影响照片的可用度了,所以3200的ISO基本上就是噱头。但是同时,测评报告也显示出,在较低的ISO(200以下)时,T200的成像质量很不错,当然这一点上R7也没有问题。6 人脸自动识别和防抖:基本上是2K价位数码相机的标准功能,没啥好说的,都有。另外要提一下的是T200的笑脸快门,我没用过,看了一下测评视频,似乎蛮好玩的,但是对我来说这个东西可有可无。7 任意对焦:T200有一个触摸屏点选聚焦点的任意对焦功能似乎很新颖,实际上,R7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在特写模式下可以选择聚焦点以虚化焦点前的近景及背景。8 其他功能:T200具有一定的图象编辑处理能力,但是,它的这些功能和图片处理软件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不用说PHOTOSHOP这样的软件,就连我前几年用的ACDSee7.0就已经能轻松胜任了。R7的附加功能主要集中在玩拍摄的花样,比如斜度校正模式,在拍摄讲座上播放的幻灯片时,R7可以自动讲受角度影响呈菱形的幻灯片矫正呈矩形。或者文字模式,拍出的照片只有黑白两色,即白纸黑字,拍摄书籍文字时候非常好用,而且,用这种模式拍普通景物的时候很有一种木版画的感觉,我一直玩的不亦乐乎。另外自动包围式曝光可以同一次拍摄获得黑白、棕色和彩色三个照片。综上所述,个人认为T200性价比比较差,缺少很多最实用的相机功能。
有用 0 无用 0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