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摄影和室外摄影两者的主要差别在哪里 要注意那些问题呢
室内摄影算得上是比较有技术含量的摄影方式了,因为它要牵涉光与影的结合,如果不能把光调好,必然拍不出高质量的照片。因此,室内摄影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光线的问题。在大部门情况下室内光线都会太暗。这时,闪光灯显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人造光源,功能强盛而且使用多样化,但你也可以在拍摄时使用已有的现场有效光。 拍摄大房间时,你可以使用多个闪光灯或者打大光圈,在房间的不同位置开释快门这种方法会非常难题,尤其是你没有摄影助手时。 拍摄时最好选择曝光时间在1/500~1或2秒之间的相机,同时还能选择尽可能多的不同光圈值,这些相机本身具备的前提是使你在灰暗的室内进行拍摄成为可能,而且能拍摄出效果非常好的照片。 在光线不足或不不乱的环境下拍摄时(如禁止使用闪光灯的场所),独一的选择就是增加感光度,不外这种方法会大大影响到图片质量。但是这是避免因晃动导致的影像恍惚的独一方法,特别是在随意拍摄照片或拍摄流动的被摄主体时,不得不选啊。除此之外,室内摄影还应留意公道利用窗子光。利用窗子光拍摄人像时,浅色墙壁的斗室间比起大而暗的房间反射的光线多一些,因而背景也亮一些。反射光的强弱和背景的色调,可以用拉开或关上窗帘的办法来调节。总之,窗口具有选择性,不像室外那样色彩有一个总的平衡。 室内如两面墙上都有窗子而被摄者在两窗之间,此时的交叉照明会造成各种有趣的光效变化。只要在拍摄时让被摄者滚动一下身体,一系列不同的变化就会显现出来。此时,应留意想法通过调节使一个窗子的光比另一窗子稍亮一些,两个窗子的光线相等是最不好的。 从朝北的窗口照射进来的光线,是一种较有方向性但还是柔和的光线,对人物的脸部能起轻描淡写的作用。这种用光对彩色胶卷尤其适合,为很多人像摄影家所乐于采用。同时,也要看室内墙壁和地板的反光能力。当被摄者进入窗子光的死角时,墙壁上的反射光就开始施展更大的作用了。此时,被摄者离正对窗子的墙壁越近,照明越充分。 在室内摄影时,只要被摄者移功几步,强光和明影的对比就会有很大变化。因而,调整间隔能够解决照明不平均的问题。在室内拍摄的一个缺点就是光线不够理想,在大部分情况下室内光线都会太暗。这时,闪光灯显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人造光源,功能强大而且使用多样化,但你也可以在拍摄时使用已有的现场有效光。 内置闪光灯的光往往太弱、太冷,拍摄的影像会破坏整个环境的氛围。在3米以外拍摄时,你就必须使用曝光指数至少为36~40的外接闪光灯你可以向了解闪光灯的朋友或摄影器材经销商咨询配合你的相机使用的闪光灯装置以及它们的性能。需要柔和的照明时,你也可以将闪光灯放在相机的机顶或旁侧,同时使用反光板和散射器以获得柔各照明,这是因为这样可加强有效的照明区域,用侧光来照亮三维的物体。 在拍摄大房间时,你可以使用多个闪光灯或者打大光圈,在房间的不同位置释放快门这种方法会非常困难,尤其是你没有摄影助手时。 你也可以用持续的人造光来代替闪光灯,卤光和钨光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相机的自动白平衡设置不能使你获得满意的结果,你不妨尝试使用几种不同的白平衡设置,如果无法使用额外人造光源,那么你只能使用所谓的"有效自然光"了,它们有可能是透过窗子照射进来的光线,也可能是不会影响正常摄影的人造光。使用有效自然光的优点是房间照明很自然。 除非你买的相机非常便宜,否则你最好选择曝光时间(由快门速度决定)在1/500~1或2秒之间的相机,同时还能选择尽可能多的不同光圈值,这些相机本身具备的条件是使你在昏暗的室内进行拍摄成为可能,而且能拍摄出效果非常好的照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室内拍摄时,最好是关掉闪光灯,同时将相机放在三脚架上,否则照片会变模糊。实在没有三脚架,你也应尽可能找到稳定的支撑点,这些方法虽然没有三脚架的效果好,但也能适当减弱因相机晃动造成的照片模糊。在释放快门时,将相机靠在硬物体上凳子,柱子或墙壁,只有是稳固的东西就行,然后非常轻地揿下快门,释放按钮。有可能的话,还可用自拍器来释放快门。 在光线不足或不稳定的环境下拍摄时(如禁止使用闪光灯的场所),唯一的选择就是增加感光度,高档相机都有"强制增感"功能,你可以从一系列的ISO值中进行选择双倍或四倍感光度。不过这种方法会大大影响到图片质量。当然哪,这是避免因晃动导致的影像模糊的唯一方法,特别是在随意拍摄照片或拍摄活动的被摄主体时,尤为有用。 此外室内摄影还应注意合理利用窗子光。 从朝北的窗口照射进来的光线,是一种较有方向性但仍是柔和的光线。当你在窗子光的对面置一反光板来减弱光源所产生的阴影时,出现的效果是柔和而优雅的,对人物的脸部能起轻描淡写的作用。这种用光对彩色胶卷尤其适合,为许多人像摄影家所乐于采用。 英国摄影家P?裴佐尔指出,窗子光的照明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它的强弱变化要比眼睛所能见到的大得多。从窗子到被摄者的距离,决定着面部照明的类型。同时,也要看室内墙壁和地板的反光能力。当被摄者进入窗子光的死角时,墙壁上的反射光就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了。此时,被摄者离正对窗子的墙壁越近,照明越充分。 在室内,只要被摄者移功几步,强光和明影的对比就会有很大变化。因而,调整距离能够解决照明不均匀的问题。裴佐尔指出,被摄者如处在窗子的正中位置,面向窗口,他的前额、鼻子、颧骨和下巴都处于白光照明之中,看起来显得很突出,不论什么背景都能把轮廓衬托得很明显。光从侧面射来,面颊线条明显,面颊和颌部能产生阴影。头部微微转离相机,侧面光能产生最大的立体感。此时,最能表现一个人的脸型特征的办法是,脸 部微微转离窗子一些,转向阴影方向,使之只有侧面充分照明。但这时必须同时利用反光板,或室内其它方面的反光。如被摄者移到窗子的一侧,面向窗口,侧面光和轮廓光会有所减弱,面容显得圆润匀称。面孔转向相机时,面孔上背窗的部分出现了阴影,但面孔离窗最远的一边或多或少地为平光所照亮。远离窗口时,整个面容处在阴暗的平光之中。被摄者离窗越远,影调越平淡。 利用窗子光拍摄人像时,浅色墙壁的小房间比起大而暗的房间反射的光线多一些,因而背景也亮一些。反射光的强弱和背景的色调,可以用拉开或关上窗帘的办法来调节。但是,裴佐尔认为,最值得追求的还是直射光的光效。摄影者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用百叶窗或厚窗帘模拟出硬调的直射光的效果。也可以用薄窗帘把斜射下来的光线变为散射光,还可以让它带有某种颜色。浅调的窗纱可以当柔光器用,能使光线柔和。阳光洒在彩色窗帘上所起的效果,和加了彩色滤光片的泛光灯一样。 用白卡纸等做成反光板,调整反光板的位置,可以用来控制反射光的强度和分布状况。但这种技巧如果用得太过分会失去自然的窗子光的特色。一天中,光线的变化在室内所起的偏色与在室外拍彩照时是相同的。然而,有些在室外摄影中无须注意的问题,对室内窗子光却有影响。例如,窗外近处是太阳晒着的红砖墙,室内窗子光线就会偏红;窗外是花园并有高大的树木,光线就会偏绿;窗口对着蓝天,就可能带蓝色。这种影响在室内可能比室外明显,因为窗口更有选择性,不像室外那样色彩有一个总的平衡。 室内如两面墙上都有窗子而被摄者在两窗之间,此时的交叉照明会造成各种有趣的光效变化。只要在拍摄时让被摄者转动一下身体,一系列不同的变化就会显现出来。此时,应注意设法通过调节使一个窗子的光比另一窗子稍亮一些,两个窗子的光线相等是最不好的。 英国摄影家罗纳德?斯皮尔曼认为,利用窗子光拍摄人像也可以用灯光作辅助 光。他指出,被摄者既受日光又受钨丝灯光照射,在日光型幻灯片上能产生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一点一般初学摄影者并不意识到。此时,唯一的要求是,两个光源必须是来自不同的方向,以便它们能照射到被摄者的不同平面上。换而言之,你不能让被摄者从正面同时受日光和灯光的照射。 斯皮尔曼认为,最好的效果可以这样取得:窗子光进入一般由钨丝灯照明的房间,从而在一例形成一种冷光束。如果使用带反光罩的灯饰照明,由于不同于一般房间的光线,因此,最好让这种光线散射,可以射向天花板或墙壁后再反射回来。 当然,如果用闪光灯作辅助光,在被摄者的强光部分和阴影部分问的色彩质量不会有什么差别。但须记住,强光部分可能接受1/30秒左右的实际曝光量,而阴影部分则可依靠闪光灯补充,这个闪光时间可能是l/1000秒或更快。这样你或许会获得一张一半影像非常柔和而另一半却是斑点和其它暇疵都十分清楚的照片。因此,在这种场合下最好是用伞形反光罩或反射闪光作辅助光,此外还须仔细地计算出光比或进行试拍。

热门搜索
- 2018-07-318月8号成都出发去色达,自驾游,有2个位置可以结伴
- 2018-07-31这地方热吗?莫干山不错的,下渚湖怎样热不热
- 2018-07-31儿童超过120m要买票吗
- 2018-07-31准备去大理旅游三天,从昆明出发 求大神推荐路线
- 2018-07-31从厦大学生公寓到南普陀寺怎么走,要多长时间到?
- 2018-07-31问一哈从宜宾到济南,怎么走最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