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宝宝主动运动

更新时间:2016-03-21本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
主动运动对新生儿的健康、智力发展、心理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可是新生儿肌肉力量弱小,神经肌肉联系不畅通,没法克服重力主动完成大动作。利用水的浮力抵消重力,让宝宝自由地浮在水面上,就可以获得到 者动活动的自由。 由于胎儿生活在羊水的环境中,不用肺呼吸,所以新生宝宝在水中具有憋气的本能,利用这种本能宝宝可以比较容易地学会游泳。因此游泳是新生儿进行主动运动的首选。 帮助宝宝游泳,我们可以这样进行: 1熟悉水性 让宝宝了解水的特性,适应水的环境,喜欢水中环境,宝宝出生1周后即可开始。 洗澡 宝宝洗澡时水多放一些,让宝宝有浮起来的感觉。 用泡沫塑料板漂浮 给宝宝做一个救生浮板 让宝宝依靠救生浮板浮在水面上。常常做被动操的宝宝比较容易在水中主动地活动手、脚。 也可以用围在脖子上的救生圈。这种救生圈有利于宝宝手、脚在水中活动,但宝宝在水中身体处于垂直状况,同人体正常的游泳体位差异比较大。 水中蹬腿 爸妈把宝宝两腿弯曲顶在游泳池壁上,稍停; 宝宝就会做出蹬腿动作,这时爸妈用手轻拉救生浮板,使宝宝感觉蹬腿的效果。 水中站立、行走 爸妈双手托宝宝腋窝,帮助宝宝向前走动,可起到熟悉水性的作用。该动作也是学走路的方法之一,可在宝宝3~4个月时练习。如果爸妈没有条件让宝宝学会游泳,水中的活动内容即嬉水游戏可到此为止。 2练习闷水 宝宝学会游泳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且需要爸妈有一定的教学能力,这里先介绍宝宝学会游泳的关键技术DD闷水。 由于宝宝的头部和身体的比例比较大,因此他们不可能像爸妈那样抬着头蛙泳,他们游泳时必须把头浸入水中,所以宝宝要先学会闷水。 头部浇水练习闭嘴 一手托宝宝,一手盛少许水从宝宝头上淋下去,看宝宝是否有闭嘴动作,如果有,就说明他在屏气了。接下来在每次淋水前爸妈发出“1-2-3”的口令,并多盛些水从宝宝头上淋下去,经过一周练习后,就可以给宝宝闷水了。 头部以下进水 闷水前先把宝宝身体沉入水中,水位至下巴。 完全入水 在“1-2-3”的口令后,马上把宝宝的头部沉入水中。 开始时1秒后即让宝宝头部出水,宝宝习惯之后,可逐渐增加至5秒左右。宝宝出生2个月内就可以做,3~4个月后宝宝水中屏气本能消退,再做就困难一些了。 水中呼吸 当宝宝能够闷头在水中游一小段距离后,爸妈就会有让自己宝宝在水中自由畅游的愿望,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学会水中换气。而学会水中呼气则是宝宝在水中呼吸的第一步,然后再学抬头吸气就很容易了。为了让宝宝学会水中呼气,可先做两个游戏。 游戏1 在杯中放冷开水或饮品让宝宝用吸管吹气泡。这样既可让宝宝学会主动呼气,又是一种肺部运动。 游戏2 吹动悬吊着的小气球。有了第一个游戏做基础,这个就比较容易了。当然气球要小,让宝宝看到自己吹气的效果。 以上两个游戏一般在宝宝半岁时能做。当宝宝在闷水时,能做到水中呼气,可以讲水中呼吸的问题解决了一大半。 手臂动作和呼吸的配合 蛙泳的呼吸是同手臂动作紧密相关的,手臂划水动作开始时抬头吸气,然后低头在水中呼气。爸妈在宝宝开始划水的同时用一手托腹,一手抬宝宝的头帮助宝宝头部出水吸气(图10)。这一练习在宝宝8~9个月时开始。 上面练习做了1个月左右,可以做划水DD抬头吸气DD低头水中呼气的连续动作。开始练习时只做一个连续动作,以后逐步增加。系统训练的话,宝宝1岁时应该能够掌握自如,这时他已经是水中一条鱼了。主动运动是指婴儿自己想做的活动。 如你带孩子外出,那儿有一个圆形花坛,你手牵着孩子看一圈,是主动运动,而抱着孩子走一圈是被动运动。虽然孩子看到的景色是一样的,但对空间认知能力方面,自己走的孩子会明显优于抱着的孩子。这种认识是有根据的。 曾有一个科学家设计了一个旋转平台,用两只猫做试验。一只猫自己走在平台上转圈,另一只猫坐在一辆小车中转圈,两只猫所见到的周围景象是相同的。训练一段时间后,让两只猫都到前面看一个有崖壁的场面,结果显示,自己走动的猫对崖壁出现“回避反应”,而坐车的猫不会回避,没有回避反应,说明前者对空间认识能力明显优于后者。 主动运动包含大运动如翻身、坐、爬、站和走,也包含手的精细动作。 这两种主动运动都能促的发展。 手的活动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如给睡在床上的2-3个月的孩子手上系一条绳子,绳上方有一个铃,手动时铃响,反复多次后,婴儿就会懂得玩这种游戏。他知道动手能听到铃声从而不断挥动小手。实际上,他已经懂得了最简易的因果关系。 又如,婴儿很想取桌上的玩具,但玩具离他比较远,伸手够不到。桌子上有台布,婴儿主动抓住台布向自己方向拉,使他心满意足地取得想要的玩具,显示这个小儿已经学会用拉布的手段达到取到玩具的目的,这实际上显示出一种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又例如,婴儿在玩耍中不厌其烦地将小积木放进大盒子,倒出来再放进去,这就表明他意识到了物与物的关系,小和大的关系。同时也懂得了放进去实际上是组合和倒出来实际上是分离间的关系,这是分析和综合的原始形式,这是婴儿思维的开始。 孩子稍大些,在反复玩模具,从失败- 成功-失败中学会将三角形的塑料片放在三角形模具内,方形的放在方形的模具内,从而提高了认识的能力。 都是复制来的……不好意思……
有用 0 无用 0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