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介绍下什么是“CLUB”再介绍下中国从俄进口的“KILO”级潜艇的有关情况它是

更新时间:2016-03-21本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
Club(英语含义“俱乐部”),有时也称Klub(音译为“克卢布”)、Biryuza,Alpha/Alfa(音译为“阿尔法”),美国编号为SS-N-27。有人认为“俱乐部”是P-900 Alfa(即P-900 “阿尔法”,工艺代号3M51),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最新的证据已表明,“俱乐部”导弹是P-10 Alfa (即P-10“阿尔法”,工艺代号3M54)。“俱乐部”导弹系统在90年代初首次露面,当时有3种叫法:P-10“阿尔法”、AFM-L、KS-127。1999年,当俄罗斯革新家设计局开始对外销售这种导弹时,人们才首次在公开场合见到该导弹被称为3M54。他是俄罗斯的一种反舰利器。 “俱乐部”-S反舰导弹被人们称为水面舰艇的“克星”。“俱乐部”-S反舰导弹从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最大射程220公里。其攻击全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助推段。导弹自潜艇发射后,在助推火箭发动机作用下,爬升至海面以上50米高度,此时第一级助推火箭被抛离,打开折叠式弹翼和尾翼,伸出腹部发动机进气口,启动TRDDD50涡喷发动机。第二阶段为巡航段。在TRDD-50作用下导弹下降至海面20米高度,以180~240米/秒的巡航速度飞行。在距敌舰30~40公里时,导弹再次爬升,并启动主动雷达导引头。第三阶段为攻击段。导引头探测并锁定目标后,此时第二级弹体被抛离,启动弹头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弹头进入俯冲加速,在距敌舰20公里时高度下降至海面3~5米。弹头以1公里/秒(近3倍音速)速度闪电般绝杀敌舰。 这高的末速度,给被攻击的水面战舰防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於它末速度高,战舰上的防御系统对其进行识别、分类和采取防御行动的时间非常短。假定“俱乐部”导弹在距战舰20公里处被探测到,那再有20秒它就能撞到战舰,而一枚亚音速导弹则还需100秒。而且在末段只剩下战斗部飞向舰船,尺寸很小,没有弹翼、涡喷发动机的进气道和叶片等大雷达反射面部件,使敌舰探测起来非常困难。即使来袭的战斗部被探测和跟踪到,由於它带有火箭发动机加速,因而比常规导弹更加难於拦截KILO艇级简介 国籍 苏联/俄罗斯 类别 柴电动力攻击潜艇 名称 北 大西洋 公约 组织代号,基洛为Kilo的音译 前型 T级 次型 拉达级 同级舰: 俄海军12艘,出口29艘。 完工: 1982年 结局: 俄海军大部分为预备役 性能诸元 水上排水量: 2300吨 下潜排水量: 3040吨 艇长: 73.8米 艇宽: 9.9米 深度极限: 240米 引擎类别: 柴电动力 引擎: 5500马力推进电机 水上航速: 10节 潜行航速: 17节 续航力: 7节 6500海里(通气管状态,满载燃油) 自持力: 45天 乘员: 57人 装备: 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其中2具专用发射线导鱼雷。可装备53型鱼雷71系列线导鱼雷6发针-1对空导弹。(636型Sindhughosh级和可装备“俱乐部-S”潜射导弹) 是苏俄海军目前主力柴电潜艇。基洛级原型的苏俄编号是877级,而后基洛级在经过现代化等改装后形成了基洛级改进型(Improved Kilo),俄方编号636级。印度的基洛级经改装后被命名为Sindhughosh级。基洛级是目前俄罗斯出口量最大的潜艇级别。以火力强大、工噪小而闻名。自苏联成功研制核动力攻击潜艇后,对于常规动力潜艇的研究也相对减少了不少。而K级则是在苏联在这期间研制的最成功的柴电动力潜艇。该艇由红宝石设计局于1974年起开始设计,首艇1979年下水,1982年服役。其改进型更成为了柴电动力潜艇中的佼佼者。是目前世界上柴电动力潜艇中最安静的潜艇之一。K级是少数苏俄常规动力潜艇中使用水珠外形的潜艇。根据各国大量实验证明,水珠型潜艇在水下的阻力最小,且航行时产生的噪声也较低。K级使用光滑外形,这一点与同时代的苏俄核潜艇阿库拉级极为相似。K级拥有双壳体结构,为了尽可能减少艇内噪声传播出去,K级在双壳体中间使用了一种隔音效果极好材料。美国曾经称K级改进型(636型)的噪声已经与海洋的自身的噪声接近。K级在当时拥有“黑洞”的称号DD当时西方人称基洛级就像海洋中的“黑洞”,意思是声 呐波打到她身上不反射,而她自己又不产生声波。在1996年印度海军所做的对比试验中,老式的K级潜艇和德国的209级1500型潜艇同场竞技结果前者先敌20海里揪住209级,而在20海里外的209级却没有发现K级。K级的火力也相当强大,装备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全部置于艇首,其中最上面的两具是专用于发射线导鱼雷的发射管。877级能够装备53型鱼雷、SET-53M鱼雷、SAET-60M鱼雷、SET-65鱼雷、71系列线导鱼雷。Sindhughosh级和636级都具备了通过鱼雷管发射“俱乐部-S”潜射反舰导弹的能力。基洛级也摒弃了以往苏联潜艇不重视电子设备的“传统”,装备了自动装填装置,和MVU-110EM型计算机,可以同时锁定5个目标(手动2个,自动3个)。还使用了气动不平衡鱼雷发射装置,大大降低了鱼雷发射时的噪声。已经买或使用K级的国家是:印度、阿尔及利亚、伊朗、罗马尼亚、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尼和波兰。到2005年,已交付和已签订买协议的潜艇:印度10艘(10艘已经服役,并重新命名为Sindhughosh Class,其中1艘已经进行重新改装,计划再有3艘进行改装。官方曾称有新的买计划。) 阿尔及利亚2艘(1987年服役,曾在1990年大修) 伊朗3艘(877级,服役状况不明) 罗马尼亚1艘(由于电池全部损坏,没法正常服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12艘(2艘877级,将于2010年前交付8艘636级) 波兰1艘(877级) 印尼2艘(2艘636级,已经服役)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引进了第一批2艘877级潜艇。而随后的买协定就改为买636级潜艇。中国大陆大量民间网站和杂志称636级是俄罗斯方面为中国单独设计的新式潜艇,且实际上也仅仅出口给中国。但中俄官方未对此发表官方意见。636级外观与877级没有太大的差别。在数据上,636级的水面排水量为2325吨,水下排水量3076吨,水面速度11节,水下速度达到20节,通气管状态下的续航力为7000海里/7节,工作深度250米,最大下潜深度300米,装备“俱乐部-S”反舰导弹。有人猜测,宋级在近几年的现代化改装就是通过吸取636级的技术而来的,但这种猜测缺乏确切根据或官方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宋级和基洛级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潜艇部队主力。印度媒体报道,中国在将俄交付的636级潜艇运回中国时曾遭到印度侦查飞机的跟踪。1999年,印度决定将自己手中的K级(877级)在改装后,将潜艇重新命名为Sindhughosh级(意译为海洋之吼,Sea - Battle Cry)。这些潜艇在改装后,水下排水量将达3100吨以上,储备浮力达到30%,下潜深度增至300米或更深,自持力增加到45天,船员减少到53人,装备“俱乐部-S”级反舰导弹等。以下为目前所有印度的K级(Sindhughosh级)潜艇:(译名仅供参考,因为目前没有权威性或大众性的中文译名)名称 舷号 服役日起 改装说明 Sindhughosh号 (Sea - Battle Cry海洋之吼)S55 1986年4月30日 改完毕,Sindhughosh级首舰。 Sindhudhvaj号 (Sea- Banner海洋旗帜) S56 1987年6月12日 INS Sindhuraj (Sea King海王) S57 87年10月20日 完成 Sindhuvir (Sea - Brave man海洋勇者) S58 1988年8月26日 完毕 Sindhuratna (Sea-海宝石) S59 1988年12月22日 完毕 Sindhukesari号 (Sea-Emperor海洋帝王) S60 1989年2月16日 完毕 Sindhukirti号 (Sea-Renown威震海洋) S61 1990年1月4日 正在 Sindhuvijay号 (Sea-Victory胜利之海) S62 1991年3月18日 正在 Sindhurakshak号 (Sea-Defender海洋守卫) S63 1997年12月24日 Sindhushastra (Sea-Weapon海洋利器) S65 2000年7月19日 2005年印度官方对外称将在印度本土进行其余的Sindhughosh级改装工作。为此印度政府将会付出3亿美金。其中大部分经费将用于人员在俄的培训和买断相关技术数据,而另一部分将用于改造位于印度南部维扎克的潜艇修理厂。
有用 0 无用 0 我要提问